文章阅读
2011-11-19 戴晓畅一个渔夫的故事
 
Barry Sharpless 是我读博士时给我们上有机合成的老师之一。那时他还没有得诺贝尔奖,但已经名满天下。从MIT被挖过来的时候,据说转会费创了美国历史上的记录。Barry长得像一老农,课讲得慢条斯理。内容大多可以用“深入浅出”来形容。每到考试的时候,考题内容大都来自大四教材中最简单的题目,而考试的结果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不合格!这让我开始认真阅读Barry以前的文章,希望能从中找到学习中努力的方向。一篇发表于1985年的带有自传体的综述让我至今难以忘记。生长在河边的Barry从小喜欢钓鱼,但对于钓鱼的成果,Barry有着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偏好。他把渔夫分为两类;一类人以所钓的鱼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成果,另一类人以所钓的鱼的重量论成败。而Barry与他们都不一样。他只喜欢钓那些稀有的鱼!这一人生哲学贯穿了他以后的研究选题:不求变、不求大、但求稀有!见人所不能见,想人所不能想,把最简单的事情研究透。
把简单的事情做好,做透也是企业经营的精要所在。KBN要追求的,就是把手头的几个产品做透,成为稀有品种!
这些年来,我常常听到“做大做强”的激情演讲,每当这种时候,我都会想起Barry。想象他钓鱼的样子。

下一篇
没有下一篇文章了